绝知此事要躬行

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

——陆游《冬夜读书示子聿》

如今的中国人,常讲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。谈到初心,我回想了一下三年前我刚刚工作时的初心,印象最深的,当数这句“绝知此事要躬行”了。彼时,我正处于一个从校园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,而当时迫切期望的,就是能将读书时的所学,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。那时的我还总是觉得工作会是一件和读书差异极大的事情,对未知的一切都保持着一种期待与向往,想努力把纸片之上的每一缕知识都搭建成立体的应用。对于知识的应用,就是那时的我对“绝知此事要躬行”的具象理解。

后来,参加了工作,体会最深的,依然是这句话。之前对于一个庞大完整的工程项目,很少用心去看看它的核心实现,但工作场景越来越需要这样的能力,所以起初面对这样茫然的探索过程,除了无所适从之外,更多的还是一种痛苦——啊?这也要自己来实现?这样的时刻多了,整个人也从最开始的焦虑,过渡到麻木,再过渡到平和。是啊,就是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实现,除此之外,别无他法。

在一次和妈妈聊天的时候,回想当时我决意工作而非继续读研时,我的妈妈还坦言,其实当时她支持我还有一个我不曾知道的原因——她担心我读书读“傻”了。在她看来,只会读书,不会应用,那这样的书读了再多,可能也没法发挥出它所有的价值。我当然不会“死读书”,但我也必须承认读书时的那种自卑感,确实又需要一些读书外的经历实践来让我跳脱。我依然记得在即将读大学的时候,我妈妈对我结束的中学阶段和即将到来的大学阶段的总结和期待——“中学学知识,大学学本事”。我在无数个迷茫时刻后的反思中频频想起这句话,行动上,总是要去努力地丰满自己的羽翼,这就是我当时自己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忘记的事情。步入社会,形形色色的事情纷至沓来,令人眼花缭乱,但我明白每个阶段该做好每个阶段该做的事,所以如果符合这样的功利主义的目标,过程中的或吃亏、或享乐,都不再让自己不安。如今终于可以很自信地说,这句话真的让我受益匪浅。

在七月上旬,一个同事找到我,作为策划方,她问我愿不愿意作为分享人来参加一场悬疑主题的书友沙龙活动。因为之前曾分享过几本我觉得非常不错的东野圭吾的作品,所以对方阐明了这样的原因和期待之后,我觉得确实可以体验一下。其实,参加这个活动的另一个更大的原因,是为了提升锻炼我的表达。我常常苦恼于人前讲话的我过于紧张,甚至很多时候都没能把自己的观点论据完整地阐述清晰,而这次活动却给了我一个表达的机会,于我来说,也属于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。在接受邀请以后,突然又有些头疼起来——该分享什么内容好呢?

当时距离分享的日期来说还早,所以我有充分的时间来准备,但这样的一件事情确实又是那时偶尔让我想起来就小头疼一下的。恰逢当时我在看陈晓卿的《风味人间》纪录片,被一道道菜肴、一段段故事吸引得如痴如醉。直到看到了第八集,这一集的视角转向了纪录片的制作团队。原来,那一帧帧精美的画面、一句句绝美的台词,都是幕后那么多人共同努力的工作结晶。在拍摄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,甚至对于许多故事的讲述,他们也逐渐意识到之前的一些想法是欠考虑的,想要做好,就要沉下心来融入那故事中的角色,从他们的视角出发,认真地将故事讲述完整。这就让我放下了悬着许久的“完美之心”,将自己作为一个内容创作者来认真思考阅读分享这件事情。

东野圭吾的悬疑题材的小说,我读过三本——《白夜行》、《嫌疑人 X 的献身》和《恶意》。从故事情节之外惹人思考的内容来看,《嫌疑人 X 的献身》讲述的是“石神”对于“靖子”的至纯的爱;《恶意》讲述的是一个人至深的恶;而《白夜行》则是一种可能包括爱意、复仇或者愧疚的复杂情感。我最喜欢的是《白夜行》,但考虑到活动分享的时长,以及我实在不太想把内容聊到一个可能让大家沉默的状态,我选择了分享《嫌疑人 X 的献身》这本书。我希望我的分享,会是一场能够让大家都拥有发言机会的思想讨论,所以除了情节内容的交代之外,我努力地去想书中哪些内容在我看来是美的、哪些内容是值得挖掘讨论的,正是这样不断地绞尽脑汁,最终真的做出了一个完整而又令我满意的分享内容。

分享当天大家思维的活泛远超我的预期,我的表达、控场能力,对现场大家互动做出的反应,在主办方看来都是蛮不错的,那一刻我发自内心感觉满足极了。如今回想,我依然记得即将分享时自己难掩的紧张感,为了稳定自己的思绪,在脑海中默默背诵《赤壁赋》、《琵琶行》、《蜀道难》来让自己头脑清醒、保持专注。虽然整个过程有些焦虑头疼,但还是一步一步把每个环节认认真真考虑到、做好了,得到了对自己的认可,就是我对这段经历的最完美的收获。

其实,让我愿意沉下心来认真做内容创作,也是因为最近的另一件小事的影响。

在前段时间看《十三邀 第七季》中陈晓卿导演的那一期节目时,一个片段让我感受颇深。摄制组准备采访陈晓卿的时候,他正在和团队在会议室一起阅览《风味人间 第四季》的样片,对于中间的一个片段,他平静地对工作人员说:“这段端着了”(当时的语境是不要涉及太多专业名词、内容,这样会让观众无法理解,难以感受)。所以你看,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在认真地站在观众的角度去做内容,去努力体会其受众的感受,去认认真真地做好他们的讲述。就这一句话,让我对他的创作态度肃然起敬,我也正是从那时起决定把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系列、《风味人间》系列都翻出来认认真真看一遍。那一刻,我很向往成为这样纯粹认真地做内容的人,哪怕只是美食这个主题,它背后的文化、故事、人物、羁绊等等,都是可以拿来讲述创作的内容,我豁然明朗。等到真正躬行之时,又是另一番天地。比如可能常常会思考 ModooZone 的文章写什么、如何措辞、如何分门别类、如何挖掘角度,这些都是我在创作内容的过程中头疼的事,也是让我在把事情做到令自己认可的状态后的成就感的来源。我想我们这样的人,是注定无法轻松下来的,因为可能很多人向往的轻松,却偏偏不是我们价值观体系中对于美的追求。

我坦言,现在各式各样的及时满足,已经让很多人的生活变成了碎片化的状态,似乎专注创作对我们来说也变成了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。我不抵抗这样的碎片化与及时满足,但我只是恐惧有一天当我真的想要认真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,发现自己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思考、如何去挖掘,仅剩这样的无所适从之感,我们又该如何面对那样的一种失落和空虚呢?「绝知此事要躬行」,就从这样一件一件小事做起吧,多去感受、少去评价,把好坏交给时间,把美丑留给永恒,一路走来,不断成长进步的,正是每时每刻都充实完整的自己。

科技发展满足了人类对于高效率的追求,于是习惯于享受这样便利的一些人,常常又期待着能在自己的更多事情上轻松一下。可能在这样的享受过程中,我们忘了一个界限,就是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只需要被取巧而不值得躬行。也就是说,这就到了一个要“知此事”的阶段。只有“知此事”,方知是否“要躬行”(我知道这样的拆解可能和原意有些出入,但形式上允许我们这样发散,我们又何尝不多试试另个角度思考一下呢?)。我见过很多对知识体系只知个大概,却又满口浅显道理的人。对于这样的人,我从不故意惹人尴尬,但若他们对那些躬行之人冷嘲热讽,就会引来我对他们的极度反感。请时刻保持一种清醒,做好一个理性本分的人,去尝试做一个认真躬行之人,这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下虽罕见,但一定不丢人。

最后,我希望拥有勇气躬行的人,也能拥有一种不惧努力无果的勇气。我在最近结束的一个技术分享活动中,带领队员们拿到了最后的最佳小组奖,这是我在起初不敢想象的。但如果总结一下,我想可能还是每个阶段、每个过程,我们都是在努力做好我们能做的、该做的事情。其实在最后的答辩前一天,我收到了前 crush 对象有了伴侣的消息。虽然对于我们之间关系的冷淡我早有预感,但真的“被宣判死刑”之时,内心还是会有很大的起伏。我知道此时的我只是又遇到了“前进路上障碍我眼的一个小山丘”,但我并不急着让自己走出失落。我和我的妈妈聊了很多,话题也不止于此,我甚至有些诧异,如今的我竟然已经能够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感情、不让自己沉浸在这种爱而不得的失意中了。我和我的妈妈说,请你放心,当下的我虽然难过,但依然清醒,我知道我该做的事情是什么,我也依然会把明天的答辩和学员代表发言做好,我会妥善处理好我的心情,因为我明白如果因为一件事情影响了其他事情,这样带来的只有更大的损失。所以如果你问我,真的走出来了吗,我想第二天表达时神采奕奕的我一定会回答你,请放心,我已经放下了。后来我又设想,如果更可能的,最后没有拿到最佳的奖项,面对付出却没有那么大的回报,我会不会更加难过、更加沉沦?我想不会。因为这样的失落,其实我已经体会了无数次了。努力不一定有回报,我想这是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明白的道理,但我依然愿君拥有如此之勇气,坦然去躬行。这路上每一步的踏实,过程中每一刻自己的专注与坚持,从另一个价值评价角度来看,不也正是一种收获么?

躬行之路可能伴随孤独,但也更可能享受相应的自由。愿陈寅恪先生所云的“独立之精神,自由之思想”依然能鼓舞,愿前进之动力永远不竭。

  • 2023.08.19 于深圳